大學校園是一種特殊旅游資源,面對游客需求,不能一禁了之、拒之門外,也不能放任不管,任由旅行團的三角小旗遍地招展。
每逢節(jié)假日,校園里人滿為患,食堂里游客滿座,各景點人聲鼎沸,這是國內不少著名大學普遍的煩惱。日前,有著“最美校園”之譽的廈門大學宣布,將從6月1日起實施“限游令”,不允許旅游團進入校園,大部分食堂將不接待游客,不再接受現(xiàn)金消費。
大學“限游”,不乏先例。去年北大就作出了每日參觀游客在5000人以內的規(guī)定,清華則將高峰期參觀時間限定在8:30—16:30。不管是限制游客數(shù)量、參觀時間,還是限制消費,大學的“限”字文章都有著相似的初衷:防止大學的環(huán)境、教學和后勤等資源短期內被大量游客透支,維護校園運轉秩序。
從社會反應看,每次大學出臺“限游”規(guī)定,常常是既有掌聲也有磚頭,校園管理人員和學生大多歡迎,游客和旅游業(yè)人士則大多反對。人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和利益來看問題,本屬正常。問題在于,當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向各大名校,大學和游客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行事,如何在旅游需求高漲的背景下尋求二者的平衡點?
在今天的社會生態(tài)中,大學既不可能做遺世獨立的象牙塔,其固有的公共性也要求大學資源適當向公眾開放。但校園畢竟不是公園,作為教育機構,需要保持教學秩序,集中資源教書育人。即便在假期,也依然有很多學生留校學習和做科研活動,不應受到干擾。
大學校園是一種特殊旅游資源,面對游客需求,不能一禁了之、拒之門外,也不能放任不管,任由旅行團的三角小旗遍地招展。此次廈大的“限游令”,就采取了區(qū)別對待政策,對旅游團說不,但零散訪客可以在校門口登記后進入校園。
但是,“限游”之外也需“導游”。這需要有關部門和大學加強協(xié)作,對大學校園旅游資源進行適度開發(fā)和利用,引導游客理性參觀、文明參觀,使風景與人文共生的校園,成為教育國民、以文化人的一方樂土。